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问题,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风团样红斑、瘙痒,严重时可能伴随呼吸急促或腹痛。但许多人不知道,荨麻疹还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,两者的发作特点、持续时间及诱因存在明显差异。正确区分二者,有助于调整应对方式,减少反复发作的困扰。
急性荨麻疹:来势汹汹,去也匆匆
急性荨麻疹通常起病突然,皮肤在短时间内(数分钟至数小时)出现大小不一的风团,颜色鲜红或苍白,边缘清晰,伴有剧烈瘙痒。风团可能单独出现,也可能融合成片,甚至蔓延至全身。其特点在于“短暂性”—单个风团一般持续数小时后自行消退,但新风团可能不断出现,导致症状反复。急性发作常与特定诱因相关,如食物过敏(海鲜、坚果)、药物反应(抗生素、止痛药)、感染(病毒或细菌)或接触过敏原(花粉、动物毛发)。多数情况下,去除诱因后,症状可在数天至6周内完全缓解。
慢性荨麻疹:反复纠缠,迁延难愈
与急性荨麻疹不同,慢性荨麻疹的症状持续时间更长,且诱因往往难以明确。其表现为风团和瘙痒每周至少发作2次,持续6周以上,甚至数年。慢性荨麻疹的风团大小和形态可能变化多端,消退后不留痕迹,但新的风团会反复出现,导致患者长期承受瘙痒和皮肤不适。部分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异常、压力、内分泌变化或慢性疾病相关,但仍有约半数患者找不到明确诱因,这增加了管理难度。
关键区别:时间与诱因
区分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的核心在于“时间”和“诱因”。若症状在6周内完全消失,且能找到明确诱因(如食物、药物),多为急性;若症状反复超过6周,且诱因不明或难以避免,则更可能是慢性。此外,急性荨麻疹可能伴随全身症状(如发热、关节痛),而慢性荨麻疹通常仅限于皮肤表现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荨麻疹,若出现呼吸困难、头晕或腹痛等严重症状,需立即就医。日常可记录饮食、接触物及症状变化,帮助识别潜在诱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