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上突然冒出成片的红色风团,伴随剧烈瘙痒,甚至越抓越肿—这可能是荨麻疹在“作怪”。作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,荨麻疹发作时皮肤会出现大小不一的凸起包块(医学称“风团”),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,但可能反复发作,给生活带来诸多困扰。
荨麻疹的“痒痒包”本质是皮肤血管的过敏反应。当身体接触到过敏原或受到物理刺激时,免疫系统会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,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、通透性增加,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风团。这些风团多呈红色或苍白,边缘清晰,形状不规则,可单独出现也可融合成片,伴随灼热或刺痛感。
荨麻疹的诱因复杂多样,需结合生活细节排查。食物是常见诱因之一,海鲜、蛋类、牛奶及某些水果(如芒果、草莓)可能引发过敏;药物如抗生素(青霉素类)、解热镇痛药(阿司匹林)也可能成为“导火索”;环境中的花粉、动物毛发、霉菌孢子等吸入性过敏原,以及蚊虫叮咬、日光照射、情绪波动等,均可能诱发症状。
发作时的应对需兼顾缓解症状与避免刺激。可局部冷敷或涂抹炉甘石洗剂,通过收缩血管减轻瘙痒;避免用热水烫洗或用力抓挠,防止加重炎症或继发感染;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,减少皮肤摩擦;饮食清淡,暂时避开可疑过敏食物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预防荨麻疹反复发作需长期管理。记录饮食日记,观察进食后是否出现症状;保持室内清洁,定期更换床品以减少尘螨;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,避免冷热交替刺激。若症状每月发作超过6周,可能发展为慢性荨麻疹,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,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