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,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大小不一的风团,伴随剧烈瘙痒,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管性水肿。这种症状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,反复发作,给生活带来困扰。其突发诱因复杂多样,通常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相关。
物理性刺激是常见诱因。寒冷、高温、日光照射或皮肤受到摩擦、压迫时,可能直接触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,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。例如,冬季冷水洗手后手部突发风团,或夏季暴晒后颈部红肿,均可能与此有关。此外,剧烈运动、情绪波动或压力也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诱发症状。
过敏原接触需警惕。食物、药物、吸入物或接触物中的过敏原可能成为“导火索”。常见食物包括海鲜、坚果、鸡蛋、牛奶等;药物如抗生素、解热镇痛药、血清制品等;吸入物如花粉、尘螨、动物皮屑;接触物如化妆品、金属饰品、乳胶等。这类诱因通常在接触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症状,但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接触低剂量过敏原而延迟发作。
感染与系统性疾病不可忽视。细菌、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间接引发荨麻疹,例如上呼吸道感染、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寄生虫病。此外,自身免疫性疾病、内分泌紊乱或慢性疾病也可能成为潜在诱因。这类情况需结合全身症状综合判断,及时就医排查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荨麻疹的诱因具有个体差异性,突发症状时需避免抓挠,防止继发感染。若伴随呼吸困难、腹痛或头晕等全身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日常可记录饮食、活动及接触史,帮助医师识别诱因,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。预防关键在于远离已知过敏原,保持规律作息,增强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