荨麻疹家族中,日光性荨麻疹是个独特存在,它和阳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很多人好奇,日光性荨麻疹是否会像某些疾病一样分季节发作呢?让我们深入探究一番。
从发病机制来看,日光性荨麻疹是皮肤在紫外线、可见光甚至红外线照射后,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,引发皮肤出现风团、红斑、瘙痒等症状的过敏性疾病。其发作与光照直接相关,从这个角度说,它似乎不受季节“摆布”,只要有足够强度和波长的光照,就可能“兴风作浪”。
但实际情况是,日光性荨麻疹发作确实存在季节性差异。夏季是它的“高发季”。夏季阳光炽热,紫外线强度达到一年中的峰值。尤其是中午时分,紫外线中的UVA和UVB含量极高,穿透力强,能轻易抵达皮肤深层。对于日光性荨麻疹患者而言,这样的强光刺激就像“导火索”,短时间内就可能诱发皮肤过敏反应,出现大片风团,瘙痒难耐。而且夏季人们穿着清凉,皮肤暴露面积大,与阳光接触机会增多,进一步增加了发病风险。不少患者在海边度假、户外运动后,就因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而发病。
春秋季节,日光性荨麻疹的发作频率相对降低。此时阳光强度虽不如夏季,但天气变化多端,紫外线强度也有波动。在一些晴朗的日子,紫外线强度仍可能达到诱发疾病的水平。不过,相较于夏季,春秋季气温适宜,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通常会采取一定防晒措施,如戴帽子、使用遮阳伞等,减少了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和面积,所以发病几率有所下降。
冬季则像它的“蛰伏期”。冬季阳光变得柔和,紫外线强度大幅减弱,尤其是UVB的含量明显降低。而且冬季人们穿着厚实,皮肤大多被衣物包裹,与阳光接触机会少,受到的光照刺激也小,因此日光性荨麻疹发作的概率显著降低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冬季就可以高枕无忧,在一些高海拔地区或晴朗无云的冬日,紫外线强度仍可能超出预期,若长时间处于户外且未做好防护,也可能诱发疾病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日光性荨麻疹虽与光照直接相关,但不同季节的光照特点、人们的穿着习惯和户外活动频率等因素,共同影响着它的发作频率。患者应根据季节变化,合理调整防护措施,如夏季做好全方位防晒,春秋季根据天气情况灵活应对,冬季在高紫外线环境下也不可掉以轻心,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日光性荨麻疹的发作,守护皮肤健康。